分享炖鸡汤的做法,牢记用料“3部曲”,汤鲜有营养
日期:2024-12-26 09:50:30
“埔以山为邑,厥土赤植,陂陀荦确,利于吾民僅矣。然而峰峦起伏如波连如云涌何其盛也。夏秋雨霁则飞瀑悬崖伏流注谷,非特滋种植利舟楫已也。”
东晋义熙九年(413年),为安置北方移民,以东官五营设立义招县,县境大致即后世梅州、大埔两地,县治设于湖寮(当地百姓于湖边搭棚寮以居,故名之)。
隋大业三年(607年),以境内河川众多改义招县为万川县,隶属潮州,并筑县城。民国初年湖寮村中之北部清远河旁仍可见纵横里许的土垣残迹,被推测为古城遗址,河畔有神庙一座称为古城宫。
唐武德四年(621年),废万川县,县境并入海阳县(今潮州潮安)。
南宋末,长汀涂某与其弟涂侨以盐徒来神泉村,于茶山下筑城号为涂寨,茶山之麓称茶阳,因茶山之下,弥望平原数十百顷,俗称大埔。
涂氏兄弟聚众盘踞上杭、金丰、三饶、程乡之地私征赋税,自称侍郎,割据长达二十年。直到元朝至元二十一年,安抚使月的迷失领兵讨平。
明成化十四年(1478年),大埔县地随饶平县自海阳县地中析出。嘉靖五年(1526年),始析饶平县之清远、滦州二都新置一县,县治设于茶阳,定名为大埔县,属潮州府。
置县后即起筑县城,历时两年完工。县城周五百十九丈四尺,高一丈七尺。内外皆以石甃,开始三座城门:东门朝阳、北门拱辰、西门通津。嘉靖三十八年,以城南跨山城墙低隘复于茶山东西城增高五尺,山巅左右各建营房四间,中间建茶山亭一座,由一百二十名民兵防守。
两年后,因县境多有山寇又自茶山麓东西逶迤以北增高城墙三尺,又筑北门瓮城,并建楼四座分置四方。崇祯八年,再增敌楼四座。
清康熙四年拨饶平营把总詹明带兵百名防守大埔。康熙十八年改设大埔营,设千总一员、把总二员、游击一员,额设官兵六百零五员。四年后,又撤大埔营,仅留兵员二百九十人复归饶平营统辖。此后清廷承平日久,大埔县内驻防兵力屡有裁减。
茶阳位于大埔北部,与福建接壤,汀江自福建长汀、永定流经大埔,经茶阳至三河坝汇合为韩江。故而茶阳在古时闽粤边境的水运贸易枢纽。
然而自鸦片战争后,内陆水运的地位急转直下,随着公路、铁路的发展,到新中国成立后茶阳的地理位置与自然条件(易受洪涝灾害,且周边耕地稀少)都不再适合成为一县之中心。1961年,大埔县治迁至湖寮镇五虎山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