赞歌百科 手机版

热门标签:

“小故事之大道理”(孟母三迁)

100次浏览     发布时间:2024-09-04 10:20:05    

一:故事情节

孟子很小的时候,父亲就去世了,全靠母亲倪氏一人日夜纺纱织布,挑起生活重担。倪氏是个勤劳而有见识的妇女,她希望自己的儿子读书上进,早日成才。一次,孟母看到孟轲在跟邻居家的小孩儿打架,孟母觉得这里的环境不好,于是搬家了。

又一次,孟子家在墓地附近,每隔几天,就会有送葬的队伍吹着喇叭经过他家门口。好奇的孟子就跟着送葬的队伍学着吹喇叭,引得一群孩子跟在他后面跑着玩儿,大家一起玩儿送葬的游戏。孟母非常重视孟子的教育问题,看到孟子整天吹喇叭玩儿送葬游戏,赶紧就把家搬到了城里,住在屠宰场的旁边。搬到城里后,孟子每天都到屠宰场去看杀猪,那些屠夫杀猪时手脚利落,十分熟练。孟子看在眼里,记在心上。没过多久,他竟然能帮着杀猪了。孟母一想,这里环境还是不好,于是又搬了家。

孟母第三次搬家了。这次的家隔壁是一所学堂,有个胡子花白的老师教着一群大大小小的学生。老师每天摇头晃脑地领着学生念书,那拖腔拖调的声音就像唱歌,调皮的孟轲也跟着摇头晃脑地念了起来。孟母以为儿子喜欢念书了,高兴得很,就把孟轲送去上学。

可是有一天,孟轲逃学了。孟母知道后伤透了心。等孟轲玩够了回来,孟母把他叫到身边,说:“你贪玩逃学不读书,就像剪断了的布一样,织不成布;织不成布,就没有衣服穿;不好好读书,你就永远成不了人才。”说着,抄起剪刀,“哗”的一声,把织布机上将要织好的布全剪断了。 孟轲吓得愣住了。这一次,孟轲心里真正受到了震动。他认真地思考了很久,终于明白了道理,从此专心读起书来。后来,孟子果然没有辜负孟母的期望,成为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和儒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。

二:环境因素

正如“孟母三迁教子”,孩子的成长离不开一个良好的外在环境,孩子在小的时候,会不清楚什么是好是坏,但他们会模仿,近朱则赤,近墨则黑,我们在一个互相联系、互相影响的生活中,周围发生的事会一点点影响你的判断,它会给你带了好的或者坏的影响,环境能改变一个人的爱好和习惯。孟母为了教育儿子成才,创造学习条件,一次又一次地迁居,可见,良好的周边环境对孩子的成长和生活是十分重要的。当今社会,人们要学习,都会自己寻找一个安静的地方,比如图书馆、教室或者在家里的书房,因为这种空间是不被打扰的,一个好的学习环境会让你事半功倍。

三:家庭教育因素

如果不是孟母在孟子逃学的时候,加以指点、教导,孟子也不一定会成为之后著名的思想家、儒家学派代表人物,《三字经》中有“昔孟母,择邻处,子不学,断机杼”的记载,孟母通过断机的行为,告诉孟子一旦认为是错的就当机立断改正错误,同时只有好好学习,持之以恒,才能成才。一个母亲如果拥有慈祥、平静的品质,一定会潜移默化地给孩子同样的良性品德,孟母的思想对当今社会也是位于前列的,是我们应该学习的。